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间没有胞间连丝 |
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
C.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
D.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 |
当呼吸底物不是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体积并不相等。利用两套如图所示装置,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构思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O2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O2释放量 |
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CO2释放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
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
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CO2缓冲剂(可吸收和放出CO2),测定O2消耗量,乙装置放死亡种子作对照 |
下图为哺乳动物某个体内细胞的某些生命活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细胞b具有分裂和分化的潜能 |
B.导致细胞c、e、f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 |
C.细胞f中同时含有X和Y染色质 |
D.c和h中染色体数目与细胞b不同 |
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转基因水稻更适合栽种在强光环境中 |
B.光照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CO2供应已充足且光照强度已达饱和点 |
C.分析图中信息,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增大气孔导度,提高水稻在强光下的光合强度 |
D.光照强度低于9×102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 |
为研究某植物对盐的耐受性,进行了不同盐浓度对其最大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根相对电导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盐浓度(mmol·L-1) |
最大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1) |
呼吸速率(μmol CO2·m-2·s-1) |
根相对电导率(%) |
0(对照) |
31.65 |
1.44 |
27.2 |
100 |
36.59 |
1.37 |
26.9 |
500 |
31.75 |
1.59 |
33.1 |
900 |
14.45 |
2.63 |
71.3 |
注:相对电导率表示处理细胞与正常细胞渗出液体中的电解质含量之比,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
结合图表数据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低盐和对照相比,高盐浓度条件下,该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是有机物分解增加,呼吸速率上升
B.与低盐和对照相比,高盐浓度条件下,根细胞盐浓度增高,细胞会因渗透作用失水,造成植物萎蔫
C.高盐浓度条件下,根细胞膜受损,电解质均通过主动运输渗出,使测定的根的相对电导率升高
D.表中最大光合速率所对应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