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共16分,每空2分)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 。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 ~ 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 ~ 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__。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_____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而农业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培育新的优良品种。下列图表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依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育种方式Ⅰ中F2矮杆抗病的基因型是,F2表现型中需淘汰的类型占总数的比例是,选育过程中可采用方法鉴定出其中的抗病品种
(2)育种方式Ⅱ用物理因素等对青霉菌进行处理时,如果引起基因非编码区序列的改变,可导致不能与其结合,这样将影响基因的表达。
(3)育种方式Ⅲ获得单倍体幼苗是应用细胞工程中的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4)B中所示的技术名称是
(5)据你所知,要利用纯合的高杆抗病和矮杆抗病的小麦品种,在短时间内培养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新类型应采用的最佳方法是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代谢引起的疾病。白化病患者皮肤缺乏黑色素;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的苯丙酮酸大量从尿液中排出。下面甲图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的代谢,乙图为某家系苯丙酮尿症的遗传图谱,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甲图
乙图
(1)分析甲图可以得知,在基因水平上,白化病患者是由于基因________发生突变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________发生突变所致。
(2)通过A过程产生的苯丙氨酸进入内环境至少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
(3)分析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Ⅱ5、Ⅱ8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5)图乙中Ⅲ10是患病女孩的几率是________。
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 场所I是__________,在其中进行的主要生理过程是(用反应式表示)_____________。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当光照强度达到最大时,光合作用的速度就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内部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 图中D代表的物质是_____,场所III中的C进入同一细胞的场所I,需要穿过_____层生物膜。
(3) 在场所III中,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B示踪,则同位素最先出现在[ ] _____中(括号内填写图中的字母)。
(4) 长期水淹的植物会出现烂根现象,图中与之有关的物质是[ ]_____(括号内填写图中的字母)。
(5) 若该植物是种在温室中的西瓜,为提高其产量,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施用有机肥 | B.放入传粉昆虫 |
C.用生长素类似物除草 | D.提高昼夜温差 |
(6) 若用同位素18O标记图中的A,小动物以该植物叶片为食,则一定时间后,小动物细胞内含18O的有机物有_____________等(填序号,供选答案:①葡萄糖②淀粉③糖原④氨基酸⑤脂肪)。
图示某绿色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和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是图。将上述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
(2)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和图乙细胞分别能进行下列哪些生命活动?(填入下列编号)甲:;乙:。
①细胞增殖;②细胞核DNA发生复制;③细胞核DNA发生转录;④细胞呼吸;⑤光合作用
(3)某人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M、N、P三种生物材料,其中有黑藻细胞、乳酸菌和鼠的肝细胞。他发现其细胞内的a、b、c、d四种结构具有下列特征:
①a、b、c均有双层膜;②b的膜上有小孔,a、c的膜上没有小孔;③d是一些粒状的小体,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的附着在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上。(注:“+”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请判断出三种生物材料的名称:三种生物材料的名称分别是M、N、P。
下列是有关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问题,请据图分析回答。
(一)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
(1) 细菌的基因之所以能“嫁接”到棉花细胞内,原因是。
(2) 上述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使用了______________法,这种导入方法较经济、有效。原因是T-DNA的特点。[Bt毒蛋白基因转入普通棉株的细胞内,并成功表达的过程在基因工程中称为;能成功表达的原因是。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还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该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二).右图是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请据图回答:
(1)该方案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请你给予补充纠正。
(2) 图中②为过程,
目的是使得到的细胞具有 __特性。
(3)图中③表示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
目的是。
(4)破伤风杆菌抗体最终可从中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