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
|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 |
| B.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 |
| 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1:1 |
| D.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雄性全部是白眼 |
某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曲线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曲线;图2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24h测定的温室内CO2浓度以及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1中,当温度达到55℃时,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活 |
| B.6h时,图2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等 |
| C.18h时,图2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O2量大于线粒体消耗的O2量 |
| D.该植株在进行光合作用且吸收CO2的量为0时,在两图中的描述点共有4个 |
下图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为
①交叉互换②基因突变
③同源染色体未分离④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
| A.①③ | B.①④ |
| C.②④ | D.②③ |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中有关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
| B.细胞分化是细胞在遗传物质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
| C.成熟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受基因的调控 |
| D.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会影响植物体乙烯的生成和成熟叶片的脱落,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
| B.生产上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提高脱落率 |
|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
| D.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 |
某生物(2N)细胞中的DNA经3H充分标记后,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下图中的A→B→C→A过程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消失和重新构建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DNA复制有关的酶是从1处运进图A结构的,结构3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
| B.图B中的DNA单链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比例为8:4:2:1 |
| C.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后,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
| D.图B和图C分别处于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的前期和末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