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正午太阳位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经度为( )
| A.30°E | B.30°W | C.60°E | D.60°W |
该地纬度可能为( )
| A.10°N | B.10°S | C.50°N | D.50°S |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A.夏季高温多雨 | B.城市化水平高 |
| C.水资源丰富 | D.重化工业基地 |
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
|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
下图为我国四省某年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的相对比例(均已折算成标准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 A.石油、煤炭、天然气 | B.天然气、石油、煤炭 |
| C.煤炭、天然气、石油 | D.石油、天然气、煤炭 |
为了解决中国石油供应紧张的状况,根本措施是
| A.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基地 |
| B.鼓励国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在我国投资建厂 |
| C.限制汽车产业发展 |
| 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 |
中国邮政曾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三类民居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类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
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
|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 C.③—终年高温多雨 |
| D.②—湿热的气候 |
我国各地民居不同,说明在不同的区域间存在着
| A.显著的差异性 | B.明显的连续性 |
| C.基本的相似性 | D.相同的特色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著名绿化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兴建该工程最主要是为了
| A.绿化美化环境 | B.保持水土 |
| C.减缓温室效应 | D.防风固沙 |
该地适宜种的树种是
| A.常绿硬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
| C.常绿阔叶林 | D.针叶林 |
能够监测图中绿化工程植被生长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 B.GIS |
| C.RS | D.GIS和RS |
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hm2
| 转化来源 湿地类型 |
旱田 |
城镇用地 |
工矿用地 |
草地 |
其他 |
| 河渠 |
489 |
-7 |
0 |
235 |
48 |
| 海涂 |
43 |
-155 |
-2 027 |
0 |
17 627 |
| 水库坑塘 |
25 657 |
-33 |
-211 |
5 694 |
926 |
| 水田 |
76 |
-793 |
-1 053 |
0 |
0 |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
|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 |
|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
| 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
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
|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 B.水鸟栖息地减少 |
|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 D.湿地面积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