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 |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 min内可被完全分解 |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大于曲线②和③ |
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低于曲线②和③ |
成熟植物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是渗透吸水。某兴趣小组为研究渗透吸水做了一个实验,该实验的简易渗透吸水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成熟植物细胞被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发生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如图丙所示。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伊始b侧液体的浓度大于a侧的 |
B.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里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 |
C.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③④⑤ |
D.把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发生质壁分离 |
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
A.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需求量最小 |
C.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Mg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Mg2+ |
D.图2中A点,离子吸收速率很低主要是受能量供应的限制 |
如图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⑦是糖蛋白(如干扰素),则该蛋白中的糖基团与蛋白质分子的连接处可以是图中的② |
B.若⑦是抗体,则⑦从内质网腔到细胞外共穿过4层生物膜 |
C.在图中的结构①和⑧中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
D.⑦可能是胰岛素 |
如图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 |
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使物质的跨膜运输能力增强 |
C.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 |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如图为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发挥作用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以胞吞形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
B.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
C.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
D.以囊泡的形式包裹细菌,避免细菌内有毒物质对细胞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