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李世民认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 至累年,乘谬既多,不亡何待?”
——引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二 朱元璋认为:“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引自《皇明祖训》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李世民和朱元璋关于权力结构的主张和各自的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共同影响。
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艰难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材料2: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材料3: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
材料4:2009年10月1日,举国上下,共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1)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中“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是指什么?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中国举行了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你认为阅兵典礼后的群众游行方队最应展示的主题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绝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因此,这种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关于国家资本主义》
材料2:
1955年底,毛泽东首次提出“以苏为鉴”的思想,同时在总结“一五”计划期间经验教训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56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请完成:
(1)据材料1、2分析毛泽东的开创性贡献是什么。
(2)材料1中毛泽东提出的措施的实质是什么?
(3)据材料2指出该报告发表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1、2,毛泽东提出的思想的共同依据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20年底,列宁接见来访的农民时,针对当时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一位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列宁亲自记录了他们的意见,坚定地说:“这种政策我们一定会改变!”
材料2:我们说俄国共产主义的“最初步骤……”把小农组织成各种协作社这一从小商品农业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的办法,也刚刚开始实行。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来代替私营商业这件事,即由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这件事也是这样。
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起来,而且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这个斗争的形式,就是以投机倒把来反对国家收购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概括地说,就是反对由国家分配农产品。——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苏维埃俄国的什么现象?
(2)结合史实,根据材料2指出列宁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设想,针对农民的不满,列宁又是怎么解决的?其政治影响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2: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清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以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
(3)材料2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它们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国外一著名的媒体曾经举行了一次民意测验,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卡尔·马克思名列第一。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理论自诞生起,一直伴随着思想解放的脚步,深深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马克思曾说过:“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自称是“第二提琴手”的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领导人之一的考茨基曾说:“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的悲痛,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我们觉得,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
材料2:恩格斯反复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要独立决定本国的革命方针和策略。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也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邓小平也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1)对伟大人物马克思的出现是怎样认识的?以史实说明“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
(2)归纳材料2观点体现的共同原则。
(3)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伟大人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