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改革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
|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
| B.强化君主专制是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
|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内容 |
|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
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 B.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
|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粮食生产 | D.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
| A.缩小城乡人民的收入差距 | 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 |
| 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 D.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 |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体现了()
|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
|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这些厂长经理的目的是希望()
| A.增强企业活力 |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人的取名往往带有时代的特定烙印。下列哪一组最能反应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
| A.建国、建新、抗美、解放 | B.学峰、向红、文革、爱武 |
| C.学军、卫东、逢春、新生 | D.安娜、勤富、小康、求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