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在《纠对“五四”运动的错误的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
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
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
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学世俗化的角度看,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
A.程颢和程颐 | B.朱熹和陆九渊 |
C.王守仁和李贽 | D.黄宗羲和王夫之 |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段言论出自
A.黄宗羲 | B.顾炎武 | C.王夫之 | D.梁启超 |
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A.诚敬存之 | B.发明本心 | C.端坐澄心 | D.读圣贤书 |
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
①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②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③提出“五常之道”和“王道之纲”④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战国后期,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韩非
①主张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②倡导没有等级差别的“爱”③反对“是古非今”的历史观④提出了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