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公元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 |
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
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
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 |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 十月革命的影响 | B. | 民族主义的高涨 |
C. | 民主主义成为主流 | D. |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
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A. | 2 | B. | 31 | C. | 73 | D. | 193 |
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 | 开始使用铁器 | B. | 注重精耕细作 |
C. | 尚未推广牛耕 | D. | 雇佣关系盛行 |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 | 郡县制 | B. | 察举制 | C. | 科举制 | D. | 行省制 |
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 | 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 B. | 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
C. | 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 D. | 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