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宣扬的“君权神授”思想否定了王位世袭传统 |
B.融合道家、法家和佛教思想丰富儒学 |
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 |
D.新儒学从根本上唾弃“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
汉朝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A.完全更新 | B.因循守旧 | C.继承和发展 | D.外在形式的变化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到“有为” |
C.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
下列哪项不是太学举办的影响()
A.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
B.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 |
C.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 |
D.全国包括地方的教育系统也得以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