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此腰牌主人是明人王忬(1507~1560年),苏州太仓人,字民应。嘉靖进士。曾任御史,此腰牌即为监察御史腰牌。下面是某校高三(5)班同学对该腰牌主人的职责和当时发挥的作用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该监察官员实质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 |
| B.该监察官员的工作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 |
| 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该监察官员的工作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
| D.该监察官员代表社会履行职责 |
元代杂剧《窦娥冤》描述一位叫窦娥受害含冤而死,她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大旱三年,这三桩誓愿都得到了实现。这种描写
①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②折射了劳动人民的正义呼声
③反映了儒家的天人感应理论④表现了封建法制的阶级属性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图是北宋商税额简图(单位:万贯),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北宋
| A.商品经济较唐代更繁荣 | B.着手实施重商主义政策 |
| C.政府商业税收不断增加 | D.农业和手工业逐渐衰退 |
中国古代的早期形成了“无尖不成商,无度不丈夫”的说法,其意为卖粮食时不仅要将量斗装满,还要额外堆出尖顶;卖布匹时必须量出足够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称做商人。但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无奸不成商,无毒不丈夫”。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①儒家“义利”观念的传播②政府经济政策的价值观导向
③现实经济结构的长期稳定④中国社会道德观的整体滑坡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下表所列内容是一学习小组研究中国某省区域历史时写下的关键词,这个省份是
| A.安徽 | B.四川 | C.陕西 | D.河南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我们建立民国,主权在民,这四万万人民就是我们的皇帝,帝民之说,由此而来。这四万万皇帝,一来幼稚,二来不能亲政。我们革命党既以武力扫除残暴,拯救得皇帝于水火之中,保卫而训育之,则民国的根基巩固,帝民也永赖万世无疆之休。
——摘自居正《中华革命党时代的回忆》
材料二训政之说,尤为失当。此属君政时代之口吻,不图党人袭而用之,以临吾民。试问政为何物?尚待于训耶!民主政治,以人民自治为极则,人民不能自治,或不予以自治机会,专靠官僚为之代治,并且为之教训,此种官僚政治,文告政治,中国行之数千年,而未有长足之进步。国民党人有何法宝,以善其后耶?徒使人民不得自治机会,而大小官僚,反得藉训政之谬说,阻碍民治之进行。
——摘自《陈炯明集》下卷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孙中山训政思想提出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炯明对待训政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