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此腰牌主人是明人王忬(1507~1560年),苏州太仓人,字民应。嘉靖进士。曾任御史,此腰牌即为监察御史腰牌。下面是某校高三(5)班同学对该腰牌主人的职责和当时发挥的作用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该监察官员实质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 |
B.该监察官员的工作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 |
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该监察官员的工作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
D.该监察官员代表社会履行职责 |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根本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 B.地区分布不平衡 |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 D.军阀割据混战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 B.香港政策自由 | C.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 D.民族工业找靠山 |
《史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以下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B.江南商品经济不发达 |
C.江南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 | D.当时江南耕作技术比较落后 |
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①“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成为社会风气
②土地兼并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③这导致工商业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④这是清政府“重本抑末”政策的结果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