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革命大潮直接有力地冲击之下,穆罕默德·阿里对埃及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进行了彻底改造,能体现这一改造的措施是( )
A.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 B.消灭盗匪 |
C.坚决打击马木路克割据势力 | D.创办第一批近代工厂 |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中央集权 | B.主张郡县制 |
C.反对郡县制 | D.主张中央集权 |
周公认为,“殷人耽于逸乐,所以失去天命;周人勤俭有德,最终获得了天命。”周公在此强调了
A.殷人失国是寄托于神事 | B.殷人人事神事并重 |
C.周人得国是得到神事 | D.周人人事大于神事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
D.古希腊的民主与法律的关系 |
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A.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
B.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
C.东西方文化虽所属不同但当时交流频繁 |
D.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 这里所说的“礼”主要指
A.礼仪 | B.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 | C.风俗 | D.贡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