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图甲(a)是一个能够显示平抛运动及其特点的演示实验,用小锤敲击弹性金属片,小球A就沿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同时小球B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图甲(b)是该装置某次实验的高速数码连拍照片,清晰地记录了A、B球的初始位置及随后运动的数个位置,由该数码连拍照片分析可知,A球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      

(2)如图乙所示,点光源位于S点,紧靠着点光源的正前方有一个小球A,光照射A球时在竖直屏幕上形成影子P。现打开高速数码相机,同时将小球向着垂直于屏幕的方向水平抛出,小球的影像P在屏幕上移动情况即被数码相机用连拍功能拍摄下来,该高速数码相机每秒钟能拍摄20次,则小球的影像P在屏幕上移动情况应当是图丙中的        .(选填“(c)”或“(d)”)

(3)已知图乙中点光源S与屏幕间的垂直距离L=0.6m,根据图丙中的相关数据,可知小球A水平抛出的初速度为        m/s。(g=9.8m/s2,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mm,双缝间距d=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_______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____mm
(2)写出计算波长λ的表达式_____(用x1 x2L1 L2d表示,不用计算),_____nm.
(3)在屏上观察到了干涉条纹.如果将双缝的间距变大,则屏上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将变;(选大或小)

、如图所示,是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得到的光路图,玻璃砖的入射面AB和出射面CD并不平行,则

(1)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填仍平行或不再平行)
(2)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R=5cm长度为半径画圆,与入射线PO交于M点,以玻璃中折射线的延长线OQ交于F点,过MF点分别向法线作垂线,量得MN=4.2cm,FE=2.8cm,则测得该玻璃的折射率为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偏角足够小,但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偏大,可能原因是()

A.振幅较小
B.测摆长时,只量出摆线的长度,没有从悬挂点量到摆球中心
C.数振动次数时,少计了一次
D.数振动次数时,多计了一次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是cm,g取9.8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求: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记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2)从起始点O到打下记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ΔEP=
(3)即使在实验操作规范的前提下,该实验求得的ΔEP也一定略大于ΔEK,这是实验存在误差的必然结果,试分析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用自由落体运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用天平称得重物的质量为,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同学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纸带上的O点是第一个打印点,A、B、C、D、E分别是每打两个点的时间作为计时单位取的记数点,图中数据单位为毫米),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选择B点为初始点,D点为终点,则从打下B点到打下D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J;重物动能的增加量为J;但实验中总存在误差,即△Ep△Ek(填:小于、等于、大于),其原因是。(取3位有效数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