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派在1910年连续组织的三次请愿活动,尽管遍及16省,参与签名者达20万人,仍以失败告终。他们公开报告说:今后“非一请愿书可以力争,又非复少数人奔走呼吁可以得请求也,惟诸父老实利图之”。其影响是( )
A.使立宪运动彻底失败 | B.清政府完全陷入孤立 |
C.革命的群众基础扩大 | D.列强放弃支持清政府 |
冯天谕等著作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
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 |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
D.否定董仲舒关于“三纲五常”的学说 |
对以下三幅中外美术作品(图1~3)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作者:宋朝法国西班牙 |
B.类别:文人画印象画立体派 |
C.艺术特点:“境生象外画中诗”“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造型写实” |
D.评价:体现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西方古典美术的精华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设计考试场景,可以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二千多年如“万马齐喑”般
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历了1956年的县花一现和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
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
C.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 |
D.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 |
观察图片,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浑天仪 ②原子弹爆炸 ③“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④“神舟五号”进入太空
A.图①反映了中国古代在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
B.图②反映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爆原子弹的国家 |
C.图③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 |
D.图④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