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说,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他并指出,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实现“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的观点
泉州五里桥(安平桥)具有87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梁式石桥,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管理的滞后,使五里桥周边区域存在着违章建设、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社会安全等诸多问题,五里桥桥体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专家建议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周边自然环境修复、市民游憩空间拓展等“三位一体”的体系出发,做好五里桥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让五里桥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人认为“要开发就不能保护,要保护就不能开发”。
请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并入选“中国好人榜”。以下是“感动中国”评委会给予兄弟二人的颁奖词: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要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充分发挥道德典型对提升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引导作用。
请用矛盾的观点说明提升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要发挥道德典型的引导作用。
2013年末,浙江省作出了“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重大决策。“五水共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治污先行,也要齐抓共治。建设美丽水乡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动员、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身到“五水共治”行动中来。
运用“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的知识,说明“五水共治”既要治污先行,也要齐抓共治的道理。
材料一:2012年5月21日,历时4天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本届文博会“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意与市场对接”特色更加凸显,专业化、国际化、市朝程度进一步提高。截至21日12时,本届文博会总成交额达1 432.90亿元,比上一届增加187.41亿元,同比增长15.05%。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真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请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对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2)请你就我国应如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出几点建议。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材料一: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正在悄然 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
材料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内容丰富,明确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六大任务。在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1)面对城镇化的浪潮,有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 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