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分析回答:
(1)甲过程主要发生在 期,所需的酶有 。
(2)基因的表达包括 两个过程,丙过程通过 上的反密码子与 mRNA上的密码子识别,将氨基酸转运到___________ (场所)上,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3)甲、乙、丙过程共同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甲、乙、丙过程所需的原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的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环境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 的培养基,并在 条件下培养。
(3)上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
(4)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接种前要进行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 ___条件下进行。
(4分)Ⅰ.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要配制标准显色液,即吸取0.20 mL、0.40 mL、0.60 mL、0.80 mL、1.00 mL和1.50 mL亚硝酸钠溶液,分别置于50 mL比色管中,再另取1支空比色管。向各管中分别加入2.0 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 min后,各加入1.0 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最后加蒸馏水补足50 mL。
Ⅱ.用样品处理液代替亚硝酸钠溶液,做一个50 mL的样品显色管,15 min后与标准管对比。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所用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为。
(2)Ⅰ中空比色管起作用。
(3)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
A.重氮化![]() ![]() ![]() |
B.重氮化![]() ![]() ![]() |
C.酸化![]() ![]() ![]() |
D.酸化![]() ![]() ![]() |
(4)Ⅱ中为什么要15 min后对比?
(共8分)下图是动物某分泌细胞。向细胞内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一段时间后,在细胞外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
(1)请举例写出一种分泌蛋白质:
(2)⑥的分泌蛋白质首先是由[ ]合成的,在[ ]中进行初步加工,在[ ]中形成成熟蛋白。
(3)图中②是,在细胞内被形象地称为深海中的潜艇。
(4)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的。
(5)由此可以看出,细胞内的生物膜在和上有紧密联系。
某干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阶段Ⅰ和Ⅲ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增加的物质主要是,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此阶段种子代谢较旺盛的原因是说明了水对细胞和生物体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2)若为了观察种子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若等质量花生种子与等质量小麦种子被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较多的是种子
(3)种子从阶段Ⅰ到Ⅲ的过程中吸水能力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蛋白质含量高的种子吸水能力(填强于/弱于)淀粉含量高的种子
下图I、II、III、IV是从四类细胞中切取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数字序号)
(1)从结构上看,____与其他三者的差别最大,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2)Ⅳ属于________细胞。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图示中I、II类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4)四类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II、III、IV类细胞都能进行,说明。
(5)除了类细胞外,其它三类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主要由图中的[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