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在清代频繁的旱灾中,最大、最具毁灭性的一次,要数清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从1876~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4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5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大旱不仅使农产品绝收,田园荒芜,而且“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人竟达1 000万。由于这次大旱主要发生在1877年和1878年,而这两年的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
从“丁戊奇荒”的特点角度提炼3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3个字。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团巨大的旋风刮了过来,兔子被刮上了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也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同类做报告。兔子也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越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便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次,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越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了。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贫瘠、肥沃或许无法选择,荒芜、繁茂将由自己来决定。
请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马路墙角的一隅,传出了二胡声。一个搪瓷缸,已碰掉好多瓷,里面盛满了纸币和硬币。二胡的主人是一位盲人。头发并不蓬乱,衣服虽旧,倒也干净整齐。他没有拉《二泉映月》等悲情的曲子,《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纤夫的爱》等欢快的旋律不断响起。“一个瞎子.竞能拉得这么好。”不知谁小声冒出一句。“眼瞎了,心不能瞎呀。”他淡然地回答。
②火车站一角,几位四肢健全者,蓬头垢面,匍匐在地、作揖叩首。有个青年妇女带着孩子,面前的地上用粉笔写了一行字:“孩子饿了,给十元吃饭吧。”还有一位身上挂着一张白纸,上写“父亲病危住院,无手术费,请好心人帮忙”的字样。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白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⑤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92岁高龄的日本著名教育家大田尧在清华大学给中国教育同行作了一个精彩的演讲。他一开头就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位农民朋友给他切开一个苹果,指着苹果核中的种子说,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只施有机肥料,不用化肥、农药,完全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这样做,虽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与市场经济不相宜,但是长成的苹果又香又甜。如果施加无机化肥,苹果虽然长得又快又大,却不香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