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历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
| 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 |
| 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 |
| D.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
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 A.进行调解 | B.宣布“休妻”无效 | C.干脆不予理睬 | D.要求男子赔偿 |
《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议事会认定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
并把他交付给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来自阿罗珀刻村的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 A.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 B.最高权力机关 |
| C.最高行政机关 | D.最高立法机关 |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 A.伯利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
| B.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
| C.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
| 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
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秦、唐、元 | B.汉、宋、明 |
| C.秦、唐、明 | D.秦、元、清 |
假设你是中国秦朝时期的丞相,当你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
| 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 | B.“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 |
| C.“郡县制”与“元首制” | D.“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