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到50%左右;1932年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大萧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 |
B.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于西方大国的支持 |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
D.学习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
古代中国促进农业进步的因素有()
①统治者的重视②生产工具的革新和技术的进步
③水利事业的发展④人民的辛勤劳动
A.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传说中的“神农氏”具有显赫地位,这说明了()
A.原始社会的人们已认识到农业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
B.远古时代人们缺乏科学常识,盲目崇拜传说中的英雄人物 |
C.神农氏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同时代的“圣王” |
D.神农氏为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 |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段文字介绍的是()
A.四川都江堰 | B.扬州古运河 | C.关中郑国渠 | D.河北赵州桥 |
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前提条件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 | B.倒幕运动的成功 |
C.西方思想的传入 | D.天皇专制的建立 |
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不约而同地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前,日俄两国面临着哪些相同的社会矛盾()
①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制度的矛盾
②阶级矛盾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④面临相同国家侵略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