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我国建国66周年。盐城市某初级中学九年级⑴班同学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以“庆祝祖国华诞,关注家乡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和实践。开展调查前,同学们列出了部分调查问题:
①家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②青少年学生可以为家乡发展做些什么?
③学校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
④青少年关心家乡发展有何重要性?
⑤你心目中的和谐盐城是什么样的?
⑥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巨变的原因有哪些?
同学们准备分为三组对上述问题进行调查。第一组调查“是什么”类的问题,第二组调查“为什么”类的问题,第三组调查“怎么做”类的问题。
(1)请填写各组应调查问题的序号。(友情提醒:多填、少填均不得分)
第一组调查:
第二组调查:
第三组调查:
该班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方式收集到如下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盐城市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项目 |
1978年 |
2014年 |
地区生产总值 |
18.8亿元 |
3475.50亿元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290元 |
32538元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141元 |
13344元 |
(2)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
(3)请你就解决图表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至少2条,二个方面。4分)
(4)建国66周年来,我市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大的进步,请说说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至少3条)
河南青年张尚昀家境贫寒,考入长春税务学院不久,因母亲患重度脑部残疾,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丧失,生活陷入困顿。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把患病的母亲从农村老家背到长春,白天背着母亲外出打工挣钱,为母亲治病,晚上守着母亲挑灯夜读,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在六个学期中五次拿到奖学金,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为河南省税务系统公务员。毕业时,囊中空空,他只能骑着一辆三轮车驮着母亲踏上千里返乡路。为使母亲免受长途颠簸之苦,他悄悄地把充满气的轮胎放掉一半,而自己甘愿一路受更多的苦累。张尚昀“大义至孝”的感人事迹不胫而走,在中原大地引起了强烈反响。最近评出的“全国十佳孝贤”推他为孝贤之首;众多网友发出了“生子当如张尚昀”的感叹!(共9分)
(1)履行道德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请默写出20个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我们成年后都要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请说说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3)阅读完上面的材料,你在张尚昀身上看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优秀品质?
材料一:2015央视春晚直播特别增设了“秀秀全家福”、“摇摇抢红包”等线上线下的全民互动环节,通过微信等时下新媒体技术手段,嵌入晚会直播全过程,实现荧屏内外的全民联欢。除夕当天,微信共发出5亿元的红包,微信收发信息总量143亿次,微信朋友圈信息总量2.6亿次。春晚的微信摇一摇活动,全球摇一摇总次数超过110亿次,全球有185个国家在摇。
材料二:据统计,羊年除夕当晚,通过发个人微信红包传递祝福的收发总数达到10.1亿次。得知这一数据,妈妈高兴地对小明说:“以后我可能不再需要为怎样循环使用那些印刷精美的红包袋而烦恼啦!”
(1)运用学过的知识,结合材料一,回答2015央视春晚“摇摇抢红包”活动大受海内外华人青睐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2)请结合材料二,分析妈妈感到高兴的原因。
2014年东营市委市政府出台多项措施,努力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美丽东营。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大家爱家乡、关注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九年一班的同学们开展了“感受家乡变化,共建美丽东营”的系列活动。
(一)感受经济变化
初步统计,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30.5亿元,同比增长10%。加强大项目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08.2亿元,增长16.1%。积极扩大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1亿元,增长12.6%,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实现进出口132.6亿美元,其中出口60.9亿美元,分别增长4.1%和5.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 2.2亿美元,增长13.8%;境外投资增长98.9%,对外工程营业额4.3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40元、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 14456元、增长11.2%。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万亿元,过百亿企业达到27家。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万人,新增省级创业服务园区3个,胜利大学生创业园投入运行。
【我分析】上述信息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二)品味文明之花
2014年12月,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了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评选活动。2015年2月27日,评选结果出炉。东营市以全国地级城市第5名的优异成绩,入选全国文明城市。 2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东营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创城三年间,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基层,东营人民同心共建,以文明的名义,谱写了一曲城市文明乐曲,洒遍整个黄河口。
【我思考】东营市成功当选全国文明城市的原因有哪些?
【我践行】在东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你是如何行动的?
2014年4月13日,东营市文化传播联合会和鲁中晨报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迎接东营建市30周年感动东营人物评选活动,国家电网东营供电公司职工韩冬入选“30年30人”感动东营好人榜,并以真挚的感人事迹当选“感动东营十大好人”。韩冬在基层一线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连续多年被评为“供电营业服务之星”。工作出色的他,在立足岗位、争创佳绩的同时,也有着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好人”情怀。
他长期帮扶孤寡老人和聋哑儿童,甘愿把自己献给社会。在东营供电公司开展的“海蓬行动”中,他长期参加社区服务,笑容可掬的他成为最抢眼的一名“海蓬子”。从2001年第一次献血开始,12年来他义务鲜血累计达14400毫升,同时还志愿成为骨髓干细胞的捐献者。
(1)韩冬以实际行动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
(2)结合材料,说明韩冬的行为是如何体现“东营好人”所具有的品质的?
2014年春晚节目《时间都去哪儿了》一曲音落,勾起许多人对曾经时光的回忆。以下是中学生小明的往事片段。
请回答:从小明的行为中你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