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尽心上》)
【乙】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王阳明《传习录》)
分别用四个字概述孟子和王阳明观点
孟子的观点 ,王阳明的观点 。
根据引文有关“良知”论述,谈谈你对孟子和王阳明观点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由是显名,州召为从事。时郡内士人龚录、姚铀位二千石,当世有声名,皆与嶷友善。建兴五年,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五十馀级,渠帅悉殄。寻其馀类,旬日清泰。后得疾病困笃,家素贫匮,广汉太守蜀郡何祗,名为通厚,嶷宿与疏阔,乃自舆诣祗,托以治疾。祗倾财医疗,数年除愈。其党道信义皆此类也。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辄有筹画战克之功。
初,越隽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上县,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时论欲复旧郡,除嶷为越隽太守,嶷将所领往之郡,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北徼捉马最骁劲,不承节度,嶷乃往讨,生缚其帅魏狼,又解纵告喻,使招怀馀类。表拜狼为邑侯,种落三千馀户皆安土供职。诸种闻之,多渐降服,嶷以功赐爵关内侯。
苏祁邑君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复反。嶷诉逢。逢妻,旄牛王女,嶷以计原之。而渠逃入西徼。渠刚猛捷悍,为诸种深所畏惮,遗所亲二人诈降嶷,实取消息。嶷觉之,许以重赏,使为反问,二人遂合谋杀渠。渠死,诸种皆安。又斯都耆帅李求承,昔手杀龚禄,嶷求募捕得,数其宿恶而诛之。
在郡十五年,帮域安穆。屡乞求还,乃征诣成都。民夷恋慕,扶毂泣涕,过旄牛邑,邑君襁负来迎,及追寻增至蜀郡界,其督相率随嶷朝贡者百馀人。嶷至,拜荡寇将军,慷慨壮烈,士人成多贵之,然放荡少礼,人亦以此讥焉,是岁延熙十七年也。魏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卫将军姜维率嶷等因简之资以出陇西。既到敬道,简悉率城中吏民出迎军。军前与魏将徐质交锋,嶷临陈陨身,然其所杀伤亦过倍。既亡,封长子瑛西乡侯,次子护雄袭爵。南土越隽民夷闻嶷死,无不悲泣,为嶷立庙,四时水旱辄祀之。
(节选自《三国志·张嶷传》)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捐:抛弃 |
B.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钞:掠夺 |
C.逢妻,旄牛壬女,嶷以计原之原:考查 |
D.嶷求募捕得,为其宿恶而诛之募:征召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渠刚猛捷悍,为诸种深所畏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B.然放荡少礼,人亦以此讥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
C.卫将军姜维率嶷等因简之资以出陇西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D.屡乞求还,乃征诣成都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4分)
(2)除嶷为越寓太守,嶷将所领往之郡,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4分)简要概括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张嶷的形象特征。(5分)
用斜线(/)绘出下面的文段断句。(限划10处)
天 地 虽 大 其 化 均 也 万 物 虽 多 其 治 一 也 人 卒 虽 众 其 主 君 也君 原 于 德 而 成 于 天 故 曰玄 古 之 君 天 下 无 为 也 天 德 而 已 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崔义玄,贝州武城人。隋大业乱,往见李密,密不用。河内贼黄君汉为密守柏崖,义玄见群鼠度河,槊刃有华文,曰:“此王敦亡兆也。”因说君汉以城归,乃拜君汉怀州刺史、行军总管,以义玄为司马。王世充将高毘寇河内,义玄击走之,多下屯堡。君汉以所掠子女金帛分之,拒不受。以功封清丘县公。太宗讨世充,数用其谋。东都平,转隰州都督府长史。贞观初,历左司郎中,兼韩王府长史,与王友孟神庆志趣不同,而俱以介直任。
永徽中,累迁婺州刺史。时睦州女子陈硕真举兵反。始,硕真自言仙去,与乡邻辞诀,或告其诈,已而捕得,诏释不问。于是姻家章叔胤妄言硕真自天还,化为男子,能役使鬼物,转相荧惑,用是能幻众。自称文佳皇帝,以叔胤为仆射,破睦州,攻歙,残之,分遣其党围婺州。义玄发兵拒之,其徒争言硕真有神灵,犯其兵辄灭宗,众凶惧不肯用。司功参军崔玄籍曰:“仗顺起兵,犹无成;此乃妖人,势不持久。”义玄乃署玄籍先锋,而自统众继之。至下淮戍,擒其谍数十人。有星坠贼营,义玄曰:“贼必亡。”诘朝奋击,左右有以盾鄣者,义玄曰:“刺史而有避邪,谁肯死?”敕去之。由是众为用,斩首数百级,降其众万余。贼平,拜御史大夫。
义玄有章句学,先儒疑缪,或音故不通者,辄采诸家,条分节解,能是正之。高宗诏与博士讨论《五经》义。
武氏为皇后,义玄赞帝决,又以后旨按长孙无忌等诛之。子神基袭爵。神基,长寿中,为司宾卿、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酷吏所构,流岭南。中宗初,稍用为大理卿。弟神庆,举明经,武后时,累迁莱州刺史。入朝,待制亿岁殿,奏事称旨。后以历官有佳政,且其父于己有功,擢拜并州长史,初,州隔汾为东、西二城,神庆跨水联堞,合而一之,省防御兵岁数千。神基既下狱,驰赴都告变,得召见,后出具狱示之,神庆为申理,得减死,然用是贬歙州司马。
长安中,累转礼部侍郎,数上疏陈时政。转太子右庶子。神龙初,昌宗伏诛,坐流钦州,卒。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王世充将高昆寇河内 寇:侵犯 |
B.又以后旨按长孙无忌等诛之 按:控制 |
C.中宗初,稍用为大理卿 稍:渐渐 |
D.昌宗伏诛,坐流钦州 坐:因犯.......罪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因说君汉以城归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B.或告其诈 其意常在沛公 |
C.义玄乃署玄籍先锋 今君乃亡赵走燕 |
D.且其父于己有功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 |
四、(31分)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诘朝奋击,左右有以盾鄣者,义玄曰:“刺史而有避邪,谁肯死?赦去之。
(2)驰赴都告变,得召见,后出具狱示之,神庆为申理,得减死,然用是贬歙州司马。第I卷文言文中,传主崔义玄为什么一再受到宠信?请从为人的角度简要分析并概括其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称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节选自《明史》)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疏请练兵自效疏:上书 | B.旋擢礼部右侍郎旋:后来 |
C.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本:依据 | D.光启雅负经济才雅:非常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光启“雅负经济才”的一组是
①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 ②练兵通州,列上十议。③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 ④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⑤光启言屯政在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 ⑥盖棺之日,囊无余赀。
A.①③⑤ | B.①④⑥ | C.②④⑤ | D.②③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光启博学强识,曾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完全掌握其方法。 |
B.徐光启仕途坎坷,曾先后遭到兵部尚书崔景荣、御史丘兆麟和魏忠贤的党羽智铤弹劾。 |
C.徐光启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他的著述中,论述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 |
D.徐光启颇有治国经世的才干,但他被信任而掌权时年纪已老,其政治抱负无法得到施展。 |
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
(2)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亢,字公寿,少豪迈有奇节。为应天府推官,治白沙、石梁二渠,民无水患。通判镇戎军,上言:“元昊喜诛杀,势必难制,宜亟防边。”因论西北攻守之计,仁宗欲用之,会丁母忧。元昊反,为泾原路兵马钤辖,累迁知廓州。初,亢请乘驿入对,诏令手疏上之,后多施用。会元昊益炽,以兵围河外,纵游骑钞麟、府间,二州闭壁不出。民乏饮,黄金一两易水一杯。徙亢管勾麟、府军马事。单骑叩城,出所授敕示城上,门启。既入,即纵民出采薪刍汲涧谷。然夏人犹时出钞掠,亢为筑堡置兵守之。其时禁兵皆败北,无斗志,乃募役兵敢战者,夜伏隘道,邀击夏人游骑。比明,有持首级来献者,亢以锦袍赐之,禁兵始惭奋曰:“我顾不若彼乎?”咸愿一战。亢知可用,始谋击琉璃堡,夜引兵袭击,大破之。战于兔毛川,亢自抗以大阵,而使骁将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亢以万胜军皆京师新募市井无赖子弟,罢软不能战,敌目曰“东军”,素易之,而怯虎翼军勇悍。亢阴易其旗以误敌,敌果趣“东军”,而值虎翼卒。搏战良久,伏发,敌大溃,斩首二千级。范仲淹宣抚河东,复奏亢前所增广堡砦,宜使就总其事。诏既下,明镐以为不可,屡牒止之。亢曰:“受诏置堡砦,岂可得经略牒而止耶?坐违节度,死所甘心,堡砦必为也。”每得牒,置案上,督役愈急。及堡成,乃发封自劾,朝廷置不问。蕃汉归者数千户,岁减戍兵万人,河外遂为并、汾屏蔽。亢好施轻财,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至遣人贸易助其费,犹不足。以此人乐为之用。驭军严明,所至有风迹,民图像祠之。(节选自《宋史• 张亢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宗欲用之,会丁母忧。丁:遭逢。 | B.“我顾不若彼乎?顾:只是。 |
C.夜引兵袭击,大破之引:带领。 | D.累迁知廓州累 :屡次,多次。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亢有智谋的一组是A
①驭军严明,所至有风迹,民图像祠之②势必难制,宜亟防边
③有持首级来献者,亢以锦袍赐之④因论西北攻守之计,仁宗欲用之
⑤使骁将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⑥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
A.③④⑤ | B.①③⑥ | C.②④⑥ | D.①②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亢在琉璃堡之战,他先赏赐勇士,激起禁兵斗志后夜袭破敌;兔毛川之战,他巧诱敌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
B.在他守边期间,蕃汉回归的人很多,戍边士兵人数大为减少,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劳,百姓非常爱戴他,政绩突出。 |
C.他预见到元昊反叛,及时提出西北攻守策略;元昊反叛后,他手写奏章,建议大多被仁宗采纳。从而看出张亢有政治、远见。 |
D.张亢也是一个胆魄过人,他单骑入城,解除州民忧患;后来为增建堡砦,搁置停修公文,因此他获得当地百姓的爱戴。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时禁兵皆败北,无斗志,乃募役兵敢战者,夜伏隘道,邀击夏人游骑。
(2)亢曰:“受诏置堡砦,岂可得经略牒而止耶?坐违节度,死所甘心,堡砦必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