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为处于三种生理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1)原生质层包括 三部分(填标号),可以看做一层 膜。
(2)若图中a,b,c是处于三种不同浓度溶液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那么它们的外界溶液浓度依次为 > > 。
(3)若图中a,b,c是处于同一溶液的三种成熟植物细胞,那么它们的细胞液的浓度依次为
> > 。
(4)若将细胞a置于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放入清水中,则细胞的变化是( )
A.a→b→c→b→a | B.a→b→a→c |
C.a→b→c | D.a→c→b→a |
下图是一个池塘中的4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池塘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来自所固定的太阳能。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和。
(2)假如鲫鱼所获得的能量有1/4直接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 kJ,那么需要绿藻提供的能量为____kJ。
(3)为增加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 ___。
(11分)下图是某同学构建的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图,其中A、B、C、D代表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成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图中未完整表示出来的是。B代表的组成成分是____,其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2)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一条食物链上的两个相邻种群的某些行为与种群特征等信息在种群之间的传递,有利于调节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是,一般是通过作用实现的;碳元素从D→C流动的形式是____,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4)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形成温室效应。请提出两点减缓二氧化碳增多的措施:____。
某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田中划出了5块面积和肥力都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了数量不等的豌豆。每一区域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豌豆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试回答:
(1)这块实验田的全部豌豆植株构成了一个。实验田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____。
(2)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随着区域植株数的增加,每株大豆荚果数目____。
如果每粒种子重量相等,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区域植株数是时,豌豆产量最高。
(3)请在下图坐标系中用曲线表示出区域种子数量随区域植株数变化的曲线。
(4)该小组的同学还对实验田中某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
①在用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等距取样法和。
②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一般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____。
③若调查中该小组同学确定的样方为2m×2m,对5个样方中该杂草调查的结果为:
48、64、60、56、52。据此估算,实验田中该杂草的种群密度约为株/m2。
下图为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请据图分析回答
(1)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是,此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2)若该植物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点对应的浓度,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点(用图中字母回答)对应的浓度。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
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3)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促进生长素发生氧化,进而抑制植物生长。为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并完成相关的实验分析。
材料用具:切去尖端的燕麦幼苗,完全培养液(溶液浓度适宜),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2个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分别标记为A、B。向A、B两烧杯中加入等量且
适量的完全培养液。
②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燕麦幼苗若干株,平均分成2组,分别放在A、B两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③给予A组适宜的可见光光照,给予B组,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④切下A、B两组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并对应标记为a、b。将a、b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尖端的胚芽鞘两侧(如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实验分析:请预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主要无关变量是:。
下图是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该图所示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可以对病原体进行___,从而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的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细胞a即细胞,刺激细胞a产生。
(2)细胞d的名称是,其产生的物质B是____。
(3)有的人在成功接种了流感疫苗后不久又患了流感,请给出二种可能合理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