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鲫鱼能在光线很弱的水中游泳,但不会和水中的石块或其他物体碰撞。其原因是什么?
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作出的假设是                         
(3)制订并实施计划: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实验题(每空1 分共5分)
为探究废电池浸出液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的问题:废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实验器材: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
实验步骤:
①取相同的两个培养皿,编号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②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③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④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围绕所要探究的问题,该实验的变量因素是______
(2)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大豆种子各20粒,而不用1粒,这是因为______;从步骤③看,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乏______
(3)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能否说明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______
(4)想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必须对原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______号培养皿纱布上洒等量的水分。

认真阅读三个材料后分析:(8分)
材料一:“新叶伸向和煦的阳光,蚱蜢觊觎绿叶的芬芳。它们为生存而获取能量,能量在细胞里流转激荡!”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教材主编朱正威先生的著名诗句。
材料二:2010年,英国媒体爆出: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NDM-1,其称谓应是耐药性细菌。它可怕之处是它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事实上,所有“超级细菌”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基因突变。除了吃药打针,我们吃的鸡鸭鱼肉之中也有许多抗生素。专家呼吁,预防更多的细菌突变成超级细菌,关键是整个社会要在各个环节上合理使用抗生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自身免疫力是对付超级细菌的最好武器。
材料三:由“肠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病死率比较高,严重威胁儿童的身体健康。卫生部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切实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另外,在全国开展的卫生整顿活动,对我们防控手足口病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请根据材料一回答:
①以诗句中提到的生物(或生物体的某部分)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条食物链,此食物链至少要含有2种消费者。

②根据上述诗句所表达的生物学意义,用示意图(反应式)表示植物某生理作用过程。

(2)请根据材料二回答:
①超级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最显著的差异是没有
②由上述材料可以知道,在安全用药方面应该做到
(3)请根据材料三回答:
①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它没有细胞结构,由构成。
②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看,“在全国开展的卫生整治活动”这一措施属于

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背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说明背鳍有作用。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
(3)丙图中的鱼起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

分下图为免疫产生的实验探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为实验组,为对照组。
(2)乙组实验说明了鼠的体内产生了抵抗的抗体。鼠产生的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免疫。
(3)将另外一种病菌注入经过乙处理的鼠体内,鼠(能或不能)存活。其原因是经乙处理的鼠的体内只有抵抗的抗体,而没有针对其他病菌的抗体。
(4)在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 )
A.甲处理中的“取活的肺炎双球菌注入鼠体”
B.乙处理中的“取用热水杀死的肺炎双球菌注入鼠体”

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 mL唾液
A
2 mL唾液
震荡后保温
37 ℃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结果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需要的材料是新鲜的馒头、清水、口腔中取的唾液、碘液,并且把温度条件控制在37℃左右的目的是
(2)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作为1号试管的实验。
(3)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酶,它把淀粉分解为
(4)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5)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以及舌头的搅拌和都有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