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是儒家在探究“天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处世智慧 。儒家从个群关系、人我关系出发,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现世和谐与社会和谐。“和”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
A.(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 |
B.(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C.(董仲舒)“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强调天人合一 |
D.(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梭伦为打破贵族政权的垄断所采取的措施是( )
①规定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创立五百人议事会
③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④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①② | D.③④ |
恰当解读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回答下列各题。史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甲骨文 | B.孟姜女传说 |
C.《史记》 | D.《马可·波罗行纪》 |
阅读图表,下列选项中与图表所呈现的信患最吻合的是()
A.越南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重要地位 | B.经济全球化对越南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 |
C.加强区域合作对越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D.亚太经合组织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进一步增强英国的竞争力 |
B.减轻企业负担,摆脱“滞涨”困境 |
C.防止过度贫富分化引发社会动荡 |
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全面干预 |
19世纪60年代,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共同点是
A.废除了部分阶级的封建身份 | B.其主要内容都围绕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
C.通过改革赢得了民族独立 | D.政权的更替是其改革的共同前提 |
以下改革或举措中,体现了“重视生命”的是()
A.商鞅变法 | B.宋太祖举措 | C.明太祖举措 | D.王安石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