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中国的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
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 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功探索
③摆脱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
④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 B.辛亥革命不彻底
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 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指出:“世界上每一个政府中都有人类弱点的痕迹,都有腐败蜕化的苗子……一个政府如果仅仅是委托给人民的统治者,必然会蜕化变质。”他强调了()

A.腐败是政府的天性 B.权力制衡的必要性
C.政府主权归属人民 D.实行代议制的局限

1783~1784年,威廉·小皮特内阁因经济政策遭到下院多数党攻击要求小皮特内阁辞职,小皮特内阁抛弃传统的做法,不仅没有辞职,反而下令解散了下院,重新选举下院。重新选出后的下院多数党支持小皮特内阁,从此形成了内阁也可以解散下院并进行重新选举的制度。这反映了()

A.传统议会制度的瓦解
B.内阁权力的无所制衡
C.责任内阁制得以完善
D.削弱议会倒阁的权力

美国宪法之父、第四任总统麦迪逊曾说,《联邦宪法》一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些具有“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特征的“制度性要素”包括()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②总统行政权与军事权的分权制衡
③联邦政府内部三权间的分权制衡
④设立两院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