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是1954年在江苏丹徒出土的青铜器簋,内有铭文120余字,记述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赏赐他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此文物可用于研究
| A.甲骨文 |
| B.宗法制 |
| C.分封制 |
| D.郡县制 |
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导致这些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 A.美苏冷战对峙 | B.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
| C.两极格局瓦解 | D.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 |
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的态度。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 A.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
|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
| C.推行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
|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
|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
|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
|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
2011年6月28日上午,我国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正式启动,来自首批试点城市北京、上海和厦门的290名游客,分别搭乘10架航班和1艘游轮前往台湾。个人游的启动()
①有利于台湾旅游业的发展
②进一步发展了两岸关系
③增进了台湾人民对“一国两制”的认同
④再次证明两岸人民血浓于水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