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哈尔滨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仓库发生火灾,大火持续了20多个小时,造成11层高的建筑坍塌,5名消防员牺牲、14人受伤。5名消防战士中, 没有一个是黑龙江人,但都把生命留在了中国的最北方。
有人认为,5名消防战士这么年轻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太不值得。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说明题(本大题l小题,共10分)
近几年,全国不少地方开展了评选“十佳孝星”活动。全国上下不少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这在全社会营造了一种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长辈?
(2)孝敬父母长辈像绵长的细雨,润物无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你准备做哪些事来孝敬父母长辈?
(3)请用一颗感恩的心,写两句话来表达你父母长辈的爱和感谢。
曾经有位伟人说过一句名言:“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会换来大自然的无情报复。”过去,总以为它指的是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围湖造田等待带来的沙漠化、水土流失、臭氧层变薄之类的报复,想不到贪吃也能遭祸。一只小小的果子狸,也能不显山不露水地“发动”一场灾难,报复如此凶狠,让人惊心动魄。然而国人贪吃“山珍野味”的陋习依旧盛行,穿山甲、眼镜蛇、猴脑、熊掌甚至白天鹅……纷纷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请概括出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实践探究题
法律体系形成
2011年3月10日上午,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是不是意味着我国已经是一个法治国家,为什么?
学习道德模范
从为勇救学生而双腿截肢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到在身受致命伤害的危急关头,临危不惧,沉着操控,用生命保护乘客安全的英雄司机吴斌……一个个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就像一面面旗帜,为我们树立起可亲可敬的道德标杆。以“泰州好人”为原型创作一批影视剧,让好人精神大放光芒。以张云泉为原型的淮剧《信访局长》在多地巡回演出,以刘绍安为原型的电影《生死诺言》公映后反响强烈,……这些故事,让人感受到人性的纯真与温暖。
(2)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学习上述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哪些优秀品质?
直面社会困惑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个本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拷问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对于不敢扶的原因,有的民众担心做善事反被诬陷讹诈,而由于自己法律知识欠缺,又没有精力处理,被讹诈后只好选择一赔了事;也有的认为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担心“见义勇为”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但大多数民众还是认为,看问题要看主流,要坚信社会自有正义在。
(3)针对上述部分民众的担心,请你运用九年级“崇尚法律”的有关知识,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3分)
积极参与行动
2012年3月1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北京召开电视会议,研究部署“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泰州某校九年级同学积极响应,举行了一次“中学生如何学雷锋”的主题班会。
(4)如你参加这次主题班会,请就“中学生如何学雷锋”这一主题谈谈你的看法。
实践探究题
下面是中学生小华的一则日记,请你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我是一名农村小姑娘,朴实、勤奋、学习成绩很好。不久前,我转到城里的中学读书,尽管我的成绩很好,但我总觉得自己很土,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着,浓重的乡音,使我感觉与城里的孩子格格不入。同学们好像都瞧不起我,于是我开始模仿城里的同学,希望自己变得时髦、靓丽,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因而,我在城里的生活很不快乐!我该怎么办呢?”
(1)从日记可以看出,小华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有何影响?
(2)请你以小华朋友的身份给她写一封信,帮助她走出黯淡、消沉的生活。
实践探究题。
下图是十八中初三某班的黑板报《时政专题》的一张插图:
(1)【我参与】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有实力、有信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2020实现怎样的既定目标?
(2)【我畅想】在人民网“寄语十八大代表”留言板,网友表达了对2020年美好祝愿和期待,你能描绘一下未来美好社会的想象吗?
(3)【我努力】胡锦涛在报告中强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作为一名初三学生你能为实现美好的未来做出怎样的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