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同学们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200g冰加热,毎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图丙是两个小组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乙、丙两图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中 图是正确的。
(2)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时冰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所以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的内能 冰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冰的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在BC阶段处于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4)由相关信息可知,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的热量(c水=4.2×103J/ (kg.℃) c冰=2.1×103J/ (kg.℃))。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一样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
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 D.小卡片容易扭转 |
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cm,物体A长度为cm。
(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cm,物体A长度为cm。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
是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现代社会汽车已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追尾常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死机从看到情况到他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汽车需保持元素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表是一位司机驾驶一辆保养的很好的汽车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的相同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
速度/km·h-1 |
反应距离/m |
制动距离/m |
停车距离/m |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
40 |
7 |
7 |
8 |
10 |
15 |
17 |
50 |
9 |
9 |
13 |
15 |
22 |
24 |
60 |
11 |
11 |
19 |
23 |
30 |
34 |
80 |
15 |
15 |
33 |
43 |
48 |
58 |
100 |
19 |
19 |
52 |
65 |
71 |
84 |
(1)研究上表中的数据可知汽车速度越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越大;
(2)车制动距离的两个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以上研究结果,对司机提出两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驾驶汽车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小华和小静在用单摆做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中,注意到小球往返摆动的时间很有规律,由此做出猜想: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小球质量、摆长L和小球摆动的幅度S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她们做了以下实验探究:
(1)先用一小球,使其摆动,记下小球往返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算出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在用摆长相同,质量不同的另一小球,重复上述实验。经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在摆长不变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小球的质量无关。针对猜想,试验后小华经过仔细思考发现在两次实验过程中,还应使小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案才是完善的。
(2)接着她们针对猜想,对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与摆长L的关系又进行了一次正确的实验探究:先用一小球,使其摆动,记下小球往返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算出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后用摆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另一小球,使小球摆动的幅度与前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前次实验。比较两次实验中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做出正确的结论。
(3)在实验过程中,每次都是通过测出小球往返20次所需的时间然后计算出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需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