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简要描述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特点。
(2)长江三角洲的许多工业逐渐向周边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长江三角洲为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粮食产量有下降的趋势,这与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何关系?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该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
(2)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
(3)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的严重气象灾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成因上相同,都是__________造成的。

读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场名称:G_______、D_________。
(2)A的风向为____________,B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
(3)A点风力较B点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冷暖锋均引起降水,雨区在甲乙丙丁哪些区域?_______

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日期
5.21
5.22
白天
(最高气温)

26℃
多云
24℃
夜间
(最低气温)

18℃
多云
19℃


比较上表所列两天日较差大小,并用图示原理进行解释。

下图为北极俯视图,图中最外圈表示赤道,弧线AB表示晨昏线,它与70°N纬线相切。非阴影
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且上海昼短夜长。回答问题。

(1)图中OP所在经线的经度为,其地方时为。此时北京时间为
(2)图中C点此时地方时为,此日昼长小时,P点在C点方向。
(3)当天上海(约31°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这一天出现极昼的地区范围是       
若此日后极地附近的极昼扩大,则北半球昼夜长短及其变化为,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国各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强度散点图。能源消费强度是指单位GDP所使用的能源量,单位一般为:吨标煤/万元。

材料二:2007年区域工业部门碳排放空间格局图

(1)材料一图中A、B、C三点分别代表北京、贵州、海南,其中 A,B,C
(2)读材料一,根据能源利用效率的差异,分析西气东输对协调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高碳排放地区分布与能源消费格局相近,试概括高碳排放地区的分布特点。

(4)京津唐地区是我国的最主要工业基地之一,但京津地区为低碳排放地区,主要原因可能是
A. 重化工业的产业转移 B. 产业结构的调整
C. 限制冬季供暖时间和供暖量 D.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5)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能源紧张的局面不会改变。请从“开源”的角度,谈谈解决我国能源危机的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