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人体体液免疫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________(填字母),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填字母)。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
(3)浆细胞一般停留在淋巴结中,每秒钟能产生2000个抗体。浆细胞与分泌抗体相适应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
(4)对于多数抗原来说,细胞C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刺激,一种信号是 ,另一种信号是 。
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如:[1]细胞膜)
(1)A与B两者的区别在于B含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没有[ ]____________。
(2)生物膜系统不包括[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两种细胞器。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____________。
(3)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但功能有明显不同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该结构在植物细胞与__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
(4)细胞内分布最广的膜结构是[ ]______________,具有双层膜结构但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 ]____________,其上面含有细胞核与细胞质物质交流的[ ]______________。
(5)西红柿颜色较红,味道较甜是因为[ ]__________中含有大量的色素与糖类的原故。
如果B图为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含有的4种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请据图回答:
(1)图中E含有的基本元素有_____________,A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主要为_______________,这时B是_____________,B有________种。
(3)图中G在植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______,在动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____。
(4)图中H是________________ 。
(5)仅有E、F两种物质构成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
(6)由C构成,只能作为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而不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渗透作用”进行探究,假如你是实验小组的成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用具:1 000 mL烧杯,带刻度的长颈漏斗、新鲜的猪膀胱膜、蒸馏水、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浴锅、酒精灯、冰块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步骤:
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编号分别为1、2。
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第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第2组的烧杯外加________降温。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3)分析可知:此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渗透作用,为了直观地表示渗透速率,通常把漏斗液面高度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
(4)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则。
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B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X染液 |
线粒体 |
C |
菠菜叶 |
清水 |
叶绿体 |
D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0.3g/mL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 |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A组实验的目的是,50%酒精的作用是
(2)B组实验的X染液是,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色。
(3)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
(4)D组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原因是。
某同学对萌发中的大豆种子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划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
(1)实验原理:蛋白质与 作用产生色反应,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实验步骤:
①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a.双缩脲试剂(A和B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振荡均匀后,b.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a:()
b:()
(3)实验结果: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