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在遗传密码的探索历程中,克里克发现由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之后,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了蛋白质体外合成技术,他们取四支试管,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种氨基酸(丝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再加入去除了DNA和信使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由苯丙氨酸构成的肽链。
①实验中去除细胞中DNA的目的是                 ,去除细胞中信使RNA的目的是            
②本实验说明了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2)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其幼虫在35℃--37℃的温度下培养,则得到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①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               来影响生物体内的某些生化反应。
②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的原因是        
(3)分析上述实验可以看出,生物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果蝇是研究遗传学问题的良好材料,请回答:
(1)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对其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当染色体第二次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有_______________个着丝点。
(2)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身(D)的果蝇经过人工诱变可以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
下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

①人工诱变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2种)。
②若只研究眼色,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果蝇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 。
③基因型为ddXbXb和DDXBy的果蝇杂交得F1,求F1,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3)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即_______________

(1)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与D点相比,B、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示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___________(范围)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2)下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①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阶段。
②当在_______________Klx光照强度条件下,甲植物固定CO2的速度为5mg/h.单位叶面积。乙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_______________KLx。
③甲种植物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则甲种植物数量呈_______________型增长,在_______________时间点其种群数量达到最多。

回答下列与赤霉素的发现过程有关的问题。
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病株往往出正常植株高50%以上且结实率大大降低,水稻的这种情况称为“恶苗病”。科学家观察到这种现象之后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探究假设是否正确,科学家设计了实验,实验的大致思路是:用培养液培养赤霉菌,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喷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若这些幼苗___________,则证明假设正确。
此后,其他科学家从赤霉菌培养液中提取到结晶的赤毒素,要想证明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为比较甲植物和乙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体积为10L)中,给予充足的光照,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比较AB段甲、乙两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则甲_________乙(大于、小于、等于)。
(2)若甲、乙植物是大豆和玉米,则乙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C点时乙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A点到C点,乙植物积累的葡萄糖量为_________________克。

牛的有角和无角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为了研究牛角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某牛群做了如下实验:

请根据上表,回答相关问题:
(1)有角性状由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基因控制。
(2)第3组实验后代出现____________现象,且比值接近__________________。
(3)第1、4组实验的杂交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但第1组子代来出现特定比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牛群中发现一头一侧有角一侧无角的公牛·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5)运用______________方法分析第3、4组实验结果,可判定牛角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请写出第3组实验的遗传图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