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科学家称:太阳如果打一个强烈的“喷嚏”,地球可能引起一场灾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中所述的太阳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太阳耀斑爆发 | B.太阳爆炸 |
| C.太阳辐射增强 | D.太阳辐射减弱 |
该“喷嚏”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短波通讯中断 | B.信鸽丢失 |
| C.指南针失灵 |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
关于划分区域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 |
| B.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 |
| C.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区域内的资源 |
| D.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
有关区域含义的正确叙述是:()
| A.区域是地理整体性的客观反映 |
| B.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
| C.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 |
| D.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 |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问题。
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荒漠化 | B.水土流失 |
| C.酸雨 | D.生物多样性减少 |
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
|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
|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
|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
该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据此回答问题。
| 年份 |
1955 |
1965 |
1975 |
1985 |
1995 |
2000 |
2005 |
| 荒漠化面积(万公顷) |
67 |
69 |
71 |
89 |
197.26 |
257.8 |
262.2 |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③过度放牧,草场破坏 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南方低山丘陵区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垦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问题。“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 B.风蚀作用 | C.水蚀作用 | D.沉积作用 |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 B.过度放牧 |
| C.开山取石 | D.环境污染 |
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
|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
|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
| D.彻底退耕还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