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下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冰川侵蚀 | D.海水侵蚀 |
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
B.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轻 |
C.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 |
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
图5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地质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 B.乙、丙类岩石含有化石 |
C.①表示板块的碰撞挤压 | D.②③④均属于内力作用 |
图4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①大小有关 |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
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③大小有关 |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④大小有关 |
图3表示110°E上O地的树影变化,F 1表示日出时的树影,F 2表示17时的树影,OF 2与OF 1等长,读图完成3-4题。
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
若该地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地
|
图中O点为昼半球的中心点,a、b分别是O点所在的经线与纬线。读图完成下题。关于a所在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地太阳高度角大于零 | B.各地地方时为12点 |
C.6小时后,a为昏线 | D.O点以北昼长夜短,O点以南昼短夜长 |
当纬线b度数达到年内最大值时,若在O点上空俯视,则所见的地球可能为图2中的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表1、表2),回答10-11题。
表1:农业用地构成(﹪)
方案 |
农耕地 |
苹果园 |
林地 |
草地 |
菜地 |
A |
44.1 |
2.4 |
12.9 |
40.5 |
0.1 |
B |
18.1 |
11.6 |
36.8 |
33.4 |
0.1 |
C |
10.1 |
19.6 |
36.8 |
33.4 |
0.1 |
表2: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
方案 |
侵蚀量比较*(﹪) |
径流量比较*(﹪) |
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 |
|
3~8年内 |
8年以后 |
|||
A |
100 |
100 |
57 |
57 |
B |
64 |
52 |
50 |
88 |
C |
50 |
40 |
48 |
112 |
关于三种方案的选择,正确的是
A.选择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 B.选择B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 |
C.选择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 | D.选择C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山西 | B.江西 |
C.广西 | D.四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