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若AB的坡度角测得30°,并量得AB的图上距离为2cm(注:30°的正切值取0.6),该图的比例尺为
A.1/10000 | B.1/25000 |
C.1/500000 | D.1/1000000 |
图中,影响北京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条件 |
B.劳动力价格 |
C.水源条件 |
D.市场距离 |
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A.气温年较差 | B.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 C.夏季风的风向 | 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
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 |
B.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 |
C.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
D.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1月日照时间短 |
2010年2月3日,兰渝铁路甘肃境内渭源段崔家河特大桥基桩工程已胜利完成施工,取得了桥梁施工的阶段性胜利。该铁路计划工期6年,全长820千米,设计为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下图1);图2为兰渝铁路经过地区部分路段的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兰渝铁路主要采用桥梁和隧道的形式,是因为
①尽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②尽可能减少投资、加快建设速度
③尽可能减少对耕地的占用④受复杂地形因素的影响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兰渝铁路在经过图2所示区域时,采取了切坡工程,为防止切坡处滑坡,目前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植树造林 | B.修建梯田 | C.种花植草 | D.砌石护坡 |
关于该铁路建设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北煤南运、川气北运,实现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
②有利于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我国西北和东南地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优化全国铁路网布局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地区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 |
B.B地区农业发展引河流水灌溉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问题 |
C.C地区发展河谷农业是因该地热量相对充足 |
D.相比D地,F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为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
图中耕作方式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该地区
A.水利设施不足 | B.环境污染严重 | C.人口密度过大 | D.干旱少雨 |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上表说明
A.1950~1980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 |
B.1980~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慢 |
C.1950~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超过农村人口 |
D.1980~200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 |
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 |
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 |
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
不少城市由于人口和家庭小汽车猛增,导致交通拥堵。下面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做法最可行的是
A.在城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并大量建设停车场 |
B.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并加强交通管理,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
C.限制家庭小汽车的增长,设立无车日,倡导步行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车流量 |
D.将生活区和工业区布局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市民流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