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产业在不同年代的区域分布图”(实线表示产业转移方向,虚线表示产品输出方向),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A.钢铁工业 B.制鞋业
C.石化工业 D.软件制造业

从图中该产业转移的方向来看,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原料 B.市场 C.技术 D.劳动力价格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产业先由西欧转移到日本再到中国东南沿海,而不是直接由西欧转移到中国东南沿海,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劳动力价格 B.国家政策
C.交通运输 D.技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10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处以_______工业为主导,按其主导区位因素应属于_________导向型工业。
(2)B综合整治措施中,工业布局向西部和________部扩展,________工业向沿海转移。(3)C工业区的生产规模以_________型企业为主。
(4)在D处布局钢铁工业,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 “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3分)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
(3)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__                      _______ ___

阅读资料,完成各小题。
资料1:中国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中国的前沿阵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资料2:珠江三角洲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示意图。

(1)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作为产业转入区的原因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是珠江三角洲在第一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的产业,主要为 ________ 产业。
资料3: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下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问题。

(2)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
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90年代以来,“珠三角”的“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 _____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的是我国地区;乙图所示的是我国平原地区。(4分)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地区
土壤类型
耕地类型
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





水稻土


(3)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具有的特点?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图4是“山西省及煤炭分布简图”,图5是该省某地遵循“循环经济”理念设计的一个工业“生态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省所处的地形区是,其东侧为山脉。
(2)山西省日益重视煤炭的加工转换,将部分输煤变为输电,这种做法对山西省来说,有何利弊?(4分


(3)请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图5中该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