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豪强兼并土地,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主张。……晚年所撰写《读通鉴论》《宋论》,荟萃平生治史心得,为探讨其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这段材料描述的思想家( )
①是一位杰出的唯物论者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命题
③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
④反对以儒家六经为治学原则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③④ |
1923年共产国际指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须的……但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应在这些活动中隐藏自己特殊的旗帜。这里“特殊的旗帜”指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B.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
| C.武装斗争的革命方针 | D.革命统一战线方针 |
花鼓戏原是在农村流动演出的民间戏曲,某一时期,在城市风行,引起政府的查禁。不过禁者自禁,演者仍演,尤其是在租界区,还开了不少新戏馆。据此推断“某一时期”是指
| A.明朝末年 | B.清朝前期 | C.清末民初 | D.过渡时期 |
《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两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人要求
| A.维护各州的权力 | B.争取民族独立 |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 D.建立民主制度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
|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 D.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
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
| A.封邦建国 | B.确立皇帝制度 | C.置“三公”“九卿” | D.全国郡县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