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某一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实力均获得长足进步,却又存在致命缺陷;一方面它已成为近代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又保持了君主制、专制主义的社会框架”。这个国家可能是( )
A.18世纪的英国 | B.19世纪的德国 |
C.18世纪的日本 | D.19世纪晚期的中国 |
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中国需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实际上
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 | B.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
C.被迫对中国做有限的让步 | D.维护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的权威 |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一思想最有可能出现于
A.魏源的《海国图志》 | B.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 |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
明清时期,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的白话小说蓬勃兴起。这主要是因为
A.文人创作意识的觉醒 | B.文学素材的不断丰富 |
C.市民阶层的逐渐壮大 | D.思想控制的渐趋放松 |
《二刻拍案惊奇》记载当时社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笫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从侧面反映出
A.汉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政策 | B.唐朝商人取得了自由民地位 |
C.明清时期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 D.明代的商人地位在不断提高 |
下列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者是君臣关系②周王和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两者形成等级从属关系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