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这是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一个案例: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则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说明(    )

A.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B.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
C.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晋在品官“占田荫客令”中,品官按其尊卑(即品第,由第一至第九品)可占田(下图),荫亲属及非亲属(即佃客和衣食客)。官吏无论佔田多少,所有官吏和他們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西晋时期()

A.士族享有等级特权 B.土地兼并严重
C.中央集权被侵蚀 D.封建等级森严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强化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右图看这些改革经济对苏联建设的影响是 ()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A.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B.促使苏联经济始终快速健康发展
C.根本解决了经济发展的体制问题
D.都以失败而告终并导致苏联解体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写道:“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以下关于斯大林时期政策变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A.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
B.从市场到高度计划
C.从允许市场到排斥市场
D.从私人资本主义到国家资本主义

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办法。”这表明列宁()

A.预见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然会产生经济政治危机
B.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方法
C.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所起的积极作用
D.决定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