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写到:“我确信,数学家们只要认真而不肤浅地研究,就会同意我的这些结论。……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歪曲我的原意,我会断然予以拒接。数学的真理只能由数学家来判断。”伽利略表示:“哲学写在宇宙这本大书里面,为懂得这本书,人必须首先懂得它的语言和符号。它是以数学的语言写成的,人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懂得宇宙。”根据上文和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两位天文学者共同的观点最有可能是( )
| A.宇宙是本难以理解的大书 |
| B.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 |
| C.宇宙奥秘不能由教会独断 |
| D.圣经成为攻击科学的利器 |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 |
| 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
| C.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 |
| D.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
梁启超撰文:“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 B.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
|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 ,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 D.八国联军侵华 |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经此一战,外国人才知道中华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 A.否定其排外主义 |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
| C.有赞扬又有批评 | D.全面赞扬与肯定 |
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了列强不同程度的赞同是因为
| A.美国当时已称霸世界 |
| B.它利用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矛盾 |
| C.帝国主义已建立了瓜分中国的同盟 |
| D.它承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又有利于他们在华进一步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