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2月,德国和法国提出对欧元区经济政策进行监督的计划,欧盟领导人峰会上就此计划出现重大分歧,该计划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争论,包括废止薪资指数化和协调欧元区企业税率。这说明(    )
①欧洲一体化进程充满了曲折
②欧盟仅是对欧洲经济问题进行协调的组织
③各国在经济事务中都有发言权,反映了世界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④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欧洲各国的合作正在积极进行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曾是君主立宪派,但当听到袁世凯要称帝时,马上发表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这主要说明了()

A.梁启超已成为革命派 B.袁世凯曾出卖维新派
C.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 D.袁世凯的“中华帝国”是封建性质的政权

康有为曾将《孔子改制考》进呈御览,并说明:“臣今所作编撰,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康有为这种做法的实质是()

A.托古改制容易让人接受,不但风险 B.主张托古改制,反对布衣改制
C.认为改革是惊人的大事 D.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权利法案》规定:“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其含义是()

A.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B.议员在议会活动的自由
C.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D.议会有限制国王的权力

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这反映了卢梭怎样的思想主张()

A.反对私有制,主张公有制 B.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C.反对贫富悬殊,但不反对私有制 D.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日本社会的相同点有()
①都与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②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性质的运动
③都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④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