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的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可还炮。”日本出版的《二十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对其历史的解释 |
B.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
C.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
D.原始记录彼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何即萧何。编者注)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表明,在汉代()
A.买田置地是藏富传家的重要手段 |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C.勤俭节约是为官执政的行为准则 | D.土地兼并现象尚不普遍 |
中国古代贾思勰所编著农书《齐民要术》中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说明贾思勰编著这本农书的目的是()
A.反驳“贤者”的错误理论 | B.发展手工业 |
C.鼓励商人的经营活动 | D.重视发展农业 |
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
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 B.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 |
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 D.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 |
衡阳市八中历史科研小组参观了一遗址,下列是他们列出的有关明代地层遗迹的记录,其中有误的是()
A.一个纺织作坊遗址中有较多棉纱、棉布 |
B.一个陶瓷作坊遗址内发现带阿拉伯文图案的瓷器 |
C.一个陶瓷作坊遗址中有许多珐琅彩瓷器 |
D.街道遗址中住宅区与商业区交错 |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于长安及五都(即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司市称师”。这表明()
A.五都城中划有专门的市 | B.专设官员强化管理 |
C.城市管理渐趋开放 | D.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