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的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可还炮。”日本出版的《二十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对其历史的解释 |
B.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
C.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
D.原始记录彼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
《世界史·现代卷》指出:“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
A.普遍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 B.企业所有权发生本质性变化 |
C.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发生变革 | D.资本家集团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
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 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 D.社会主义工业化 |
唐朝前期,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相对开明的政策,任命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民族事务,当时设置于蒙古大漠的此类机构是()
A.北庭都护府 | B.瀚海都督府 | C.忽汗州都督府 | D.黑水都督府 |
唐朝后期的谚语称“扬一益二”,这两座城市商业发达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A.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 B.是对外贸易重要口岸 |
C.重大水利工程的影响 |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