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讲了一个宦官对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中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
| 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 |
| C.明朝的礼仪制度日益规范 |
| D.明朝宦官权势膨胀 |
《荀子•儒教》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西周实行什么制度()
| A.分封制 | B.行省制 | C.郡县制 | D.科举制 |
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
| A.郡县制 | B.宗法制 | C.科举制 | D.分封制 |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文物被掠夺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 C.甲午战争时期 |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
|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