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出20世纪下半期世界各文明政治控制的领土数量发生变化,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表:各文明政治控制的总领土估算(单位:万平方英里)
年份 |
西方文明 |
中华文明 |
伊斯兰文明 |
东正教文明 |
1971 |
1280.6 |
393.6 |
918.3 |
1034.6 |
1993 |
1271.1 |
392.3 |
1105.4 |
716.9 |
——摘自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注:东正教地区包括欧洲东部、亚洲西部和北非东部,在种族上以斯拉夫人为主体。)
A.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导致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B.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控制范围日益扩大
C.西方国家政治稳定,没有出现民族分离运动
D.中华文明圈内各国和谐共迸,变化微弱
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据此可以得出
A.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 |
B.启蒙思想是以道德为核心的 |
C.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 |
D.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 |
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但他们的作品与神学宗教画的区别在于
A.表现真实人物形象与现实生活 |
B.批判天主教会与揭露教会腐败 |
C.借助传说故事使群众易于接受 |
D.宣传唯物主义与追求完美理想 |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
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
B.是否民主和强盛 |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
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
汉字构型独特,数量繁多,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文字,记录着世界上最大一支人群的“母语”。其演变的脉络是
A.甲骨文—金文一隶书一篆书 | B.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 |
C.金文一甲骨文一篆书一隶书 | D.甲骨文一隶书一篆书一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