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出20世纪下半期世界各文明政治控制的领土数量发生变化,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表:各文明政治控制的总领土估算(单位:万平方英里)
年份 |
西方文明 |
中华文明 |
伊斯兰文明 |
东正教文明 |
1971 |
1280.6 |
393.6 |
918.3 |
1034.6 |
1993 |
1271.1 |
392.3 |
1105.4 |
716.9 |
——摘自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注:东正教地区包括欧洲东部、亚洲西部和北非东部,在种族上以斯拉夫人为主体。)
A.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导致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B.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控制范围日益扩大
C.西方国家政治稳定,没有出现民族分离运动
D.中华文明圈内各国和谐共迸,变化微弱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
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藩置县” |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 C.“殖产兴业” | D.“文明开化” |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统治的阶级基础 |
日本明治维新前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有()
①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受到幕府统治的阻碍②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潮流③武士阶层不满幕府的统治④英国首先打开了日本的大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被称为“解放者”的 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表明()
①改革遇到很大阻力②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解放者”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风顺的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