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韩偓,字致光,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疾解。宰相崔胤判度支,表以自副。王溥荐为翰林学士。偓尝与胤定策诛刘季述,昭宗反正,为功臣。帝疾宦人骄横,欲尽去之。偓曰:“陛下诛季述时,余皆赦不问,今又诛之,谁不惧死?宦人忠厚可任者,假以恩幸,使自翦其党,蔑有不济。今食度支者乃八千人,虽诛六七巨魁,未见有益,适固其逆心耳。”帝前膝曰:“此一事终始属卿。”
中书舍人令狐涣任机巧,帝尝欲以当国,俄又悔曰:“涣作宰相或误国,朕当先用卿。”辞曰:“涣再世宰相,练故事,陛下业已许之。若许涣可改,许臣独不可移乎?”帝曰:“我未尝面命,亦何惮?”偓因荐御史大夫赵崇劲正雅重,可以准绳中外。帝知偓,崇门生也,叹其能让。
宰相韦贻范母丧,诏还位,偓当草制,上言:“贻范处丧未数月,使视事,伤孝子心。今中书事,一相可办。陛下诚惜贻范才,俟变而召可也。”学士使马从皓逼偓求草,偓曰:“腕可断,麻不可草!”从皓曰:“君求死邪?”偓曰:“吾职内署,可默默乎?”姚洎闻曰:“使我当直,亦继以死。”自是宦党怒偓甚。
帝反正,励精政事,偓处可机密,率与帝意合,欲相者三四,让不敢当。初,偓侍宴,与京兆郑元规、威远使陈班并席,辞曰:“学士不与外班接。”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全忠见帝,斥偓罪,帝数顾胤,胤不为解。全忠至中书,欲召偓杀之。郑元规曰:“偓位侍郎、学士承旨,公无遽。”全忠乃止,贬濮州司马。帝执其手流涕曰:“我左右无人矣。”天祐二年,复召为学士,还故官。偓不敢入朝,其族南依王审知而卒。 (选自《新唐书·韩偓传》)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俟变而召可也:麻布制成的丧服
B.其族南依王审知而卒挈:提着,提起
C.召拜左拾遗,疾解以:因为
D.贻范处丧未数月,使视事遽:突然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
B.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
C.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
D.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偓恪尽职守,受到同行效仿。宰相韦贻范服丧期未满,皇上下诏让他复职,韩偓坚决不草诏,姚洎听说后说:“假使轮到我值班,也要以死相继。”
B.韩偓受到皇上的重用,也受到权臣的排挤。韩偓参与机要,与皇帝心意相合,皇上三四次想要让他任宰相,而全忠却因私怨想要杀了韩偓。
C.韩偓受到宰相崔胤的举荐,也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崔胤上表请求让韩偓做自己的副手;皇上因韩偓表达对宦官的处理意见而把处理宦官的事交托给他。
D.韩偓做事讲原则,懂得谦让。皇上曾想让令狐涣掌管国事,不久又想任用韩偓,韩偓不同意;韩偓推荐赵崇,皇上知道他因是赵崇的门生而谦让。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宦人忠厚可任者,假以恩幸,使自翦其党,蔑有不济。
(2)涣再世宰相,练故事,陛下业已许之。若许涣可改,许臣独不可移乎?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灌水之有溪焉阳:(水的)北面
B.塞其,为愚池隘:狭隘之处
C.善万类鉴:鉴别
D.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牢笼:包萝,囊括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愚触罪,谪潇水上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B.得其尤绝者家吴之民方痛心
C.合流屈曲南,为愚沟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犹不欲归
D.则先生貌纵视矣去今墓而葬焉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溪原本有人称为冉溪,有人称为染溪,当地人对它究竟是冉溪还是染溪争论不休,这一原因促使作者决定效仿古代愚公谷将溪水改名为“愚溪”。
B.第二段中作者一连写了溪、丘、泉、沟、池、堂、亭、岛八种景物,全都冠以“愚”字命名,这“八愚”既是作者的自我解嘲,又是他心中愤激之情的集中流露。
C.愚溪虽无以利世,然具有“清莹秀澈”的美景,但被弃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游赏,无人过问,作者借此倾吐了自己的抱负遭打击、才能被埋没的不平之气。
D.本文通篇围绕一个“愚”字展开,以愚溪写愚人,表达了一个遭受重大打击的正直士大夫的愤世嫉俗之情,同时,对封建社会的黑暗政治,也进行了含蓄的控诉。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宁 武 子 邦 无 道 则 愚智 而为 愚 者 也 颜 子 终日 不 违 如 愚 睿 而 为 愚 者 也
皆 不 得 为 真 愚 今 予 遭 有 道 而 违 于 理 悖 于 事 故 凡 为 愚 者 莫 我 若 也 夫 然 则 天 下 莫 能 争 是 溪 予 得 专 而 名 焉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2)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粱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袭政,理道之远近而致贡。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故近者不隐其能,远者不疾其劳,无幽闲隐僻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夹是之谓人师,是王者之法也。节选自《荀子·王制》
请写出《寡人之于国也》中和选文中画线句意思相近的两句话。
荀子又认为秦国“威动海内,强殆中国。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勰勰(xI,担心害怕貌)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荀子·强国》)。结合选文有关内容,请简要评析苟子的国家“统一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说车赠杨诲之
柳宗元
杨诲之将行,柳子起而送之门,有车过焉,指而告之曰:“若知是之所以任重而行于世乎材良而器攻圆其外而方其中然也材而不良则速坏工之为功也不攻则速败中不方则不能以载外不圆则窒拒而滞。方之所谓者箱也,圆之所谓者轮也。匪箱不居,匪轮不涂。吾子其务法焉者乎?”曰:“然。”
曰:“是一车之说也,非众车之说也,吾将告子众车之说。泽而抒,山而。祥而旷左,革而长毂以戟,巢焉而以望,安以爱老,辎以蔽内,垂绥而以畋,载十二旒,而以庙以郊以陈于庭,其类众也。然而其要,存乎材良而器攻,圆其外而方其中也。是故任而安之者箱,达而行之者轮,恒中者轴,挶而固者蚤,长而桡,进不罪乎马,退不罪乎人辕,却暑与雨者盖,敬而可伏者轼,服而制者马若牛,然后众车之用具。
今杨氏,仁义之林也,其产材良。诲之学古道,为古辞,冲然而有光,其为工也攻。果能其量若箱,周而通之若轮,守大中以动乎外而不变乎内若轴,摄之以刚健若蚤,引焉而宜御乎物若辕,高以远乎污若盖,下以成乎礼若轼,险而安,易而利,动而法,则乎车之全也。《诗》之言曰:“四牡騑騑,六辔如琴。”孔氏语日:“左为六官,右为执法。”此其以达于大政也。凡人之质不良,莫能方且恒;质良矣,用不周,莫能以圆。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遇阳虎必曰诺,而其在夹谷,视叱齐侯类畜狗,不震乎其内。后之学孔子者,不志于是,则吾无望焉耳矣。”
诲之吾戚也,长而益良,方其中矣。吾固欲其任重而行于世,惧圆其外者未至,故说车以赠。
[注]①抒:削薄。谓在沼泽行走的车,轮辋的外緣要削得薄。②祥:丧葬。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而侔:等同
B.果能其量若箱恢:扩大
C.则乎车之全也庶:差不多
D.莫能以圆遂:前进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指而告之曰去今之墓而葬
B.吾将告子众车之说浩浩如凭虚御风
C.退不罪乎人辕若予,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D.而其在夹谷其为惑终不解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列举不同用途的车子,得出各种车均要做到外圆内方,并借用车子所不可缺少的部件来比拟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B.文章以孔子为例,说孔子在本乡对阳虎显出恭顺的样子,但在夹谷却面叱齐景公,强调在“用周”的基础上,还要做到“质良”。
C.这篇文章虽然讲的是“车”,实际是说为人处世中“方”和“圆”的辩证关系,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以车为喻,能形象地给人以启发。
D.本文很多句子直接挪用《礼记》原文,句子简而深,大概是“诲之学古道,为古辞”之故;而虚拟和杨诲之面对面的谈话语气,增加了行文的生动活泼。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知 是 之 所 以 任 重 而 行 于 世 乎 材 良 而 器 攻 圆 其 外 而 方 其 中 然 也 材 而 不 良 则 速 坏 工 之为功 也 不 攻 则 速 败 中 不 方 则 不 能 以 载 外 不 圆 则 窒 拒 而 滞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匪箱不居,匪轮不涂。吾子其务法焉者乎?
(2)然而其要,存乎材良而器攻,圆其外而方其中也。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甲)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节选自《论语·微子》)
(乙)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节选自陶渊明《归园田居》)
甲段文字中,子路所说的“长幼之节”和“君臣之义”分别指什么?
同样身处乱世,子路认为“不仕无义”,陶渊明却将出仕视为“误落尘网中”。你如何理解并评价这两种人生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廖有方
(唐)范摅
廖有方,元和乙未岁,下第游蜀。至宝鸡西,适公馆,忽闻呻吟之声,潜听而微惙也。乃于间室之内,见一贫病儿郎,问其疾苦行止,强对曰:“辛勤数,未遇知音。”眄睐叩头,久而复语,唯以残骸相托,余不能言。拟求救疗,是人俄忽而逝。遂贱鬻所乘鞍马村豪,备棺瘗之,恨不知其姓字。苟为金门同人,归歧凄断。复为铭曰:“嗟君殁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
后,廖君自西蜀回,取东川路,至灵龛驿。驿将迎归私第,及见其妻,素衣,再拜呜咽,情不可。徘徊设辞,有同亲懿淹留半月,仆马皆饫,掇熊虎之珍,极宾主之分。有方不测何缘,悚惕尤甚。临别,其妻又悲啼,赠赆缯锦一驮,其价值数百千。驿将曰:“郎君今春所葬胡绾秀才,即某妻室之季兄也。”始知亡者姓字,复叙平生之吊,所遗之物,终不纳焉。少妇及夫坚意拜上。有方又曰:“仆为男子,粗察古今,偶然葬一同流,不可当兹厚惠。”遂促辔而前。驿将奔骑而送复逾一驿尚未分离廖君不顾其物驿将执袂各恨东西物弃于林野
乡老以义事申州,州将以表奏朝廷。文武宰寮,愿识有方,共为导引。明年,李逢吉举,有方及第,改名游卿。声动华夷,皇唐之义士也。其主驿戴克勤,堂牒本道节度,甄升至于极职。克勤名义,廖君同远焉。
【注】①瘗(yì):掩埋。②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③亲懿:至亲。
对下列句了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勤数,未遇知音举:被举荐。
B.再拜呜咽,情不可任:承受。
C.淹留半月,仆马皆饫淹留:羁留,逗留。
D.李逢吉举,有方及第知:主持,执掌。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问其疾苦行止,强对曰至无所见犹不欲归
B.遂贱鬻所乘鞍马村豪不拘于时,学
C.物弃于林野今君亡赵走燕
D.克勤名义,廖君同远焉亦知水月乎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廖有方侠肝义胆,仁者襟怀,济人于苦厄而不受回报,他的义举为时人所称道。
B.戴克勤因为廖有方为自己妻子的长兄胡绾料理后事,而对廖有方及其仆人盛情相待。
C.灵龛驿将一家重情重义,知恩图报,戴克勤的德行也获得了朝廷的肯定,被提拔为驿站最高长官。
D.本文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表现了主人公廖有方的义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朝社会对情义的推重。

用“/”给文中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驿 将 奔 骑 而 送 复 逾 一 驿 尚 未 分 离 廖 君 不 顾 其 物 驿 将 执 袂 各 恨 东 西 物
乃 弃 于 林 野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久而复语,唯以残骸相托,余不能言。
(2)仆为男子,粗察古今,偶然葬一同流,不可当兹厚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