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两个物理实验小组进行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
(1)第一小组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乙,电压表的读数为 V,电流表读数为 A。
(2)第二小组采用了如图丙所示的的电路测量电阻RX的阻值,其中R0阻值已知。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丁中的事物按电路图连接(电压表接小量程);
②该小组的实验步骤如下:先闭合S1S2,测出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1;再适合S1,断开S2,读出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被测电阻Rx的阻值的表达式为:Rx= (用R0、U1、U2表示)。
甲 乙 丙 丁
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他猜想: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
你的猜想:;
(2)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
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如图所示,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来确定质量不同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3)在探究过程中,小阳发现海波凝固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显著,请指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
某班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 V,电阻约为10 Ω.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 V)、电流表(0~0.6 A 0~3 A)、电压表(0~3 V 0~15 V)、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三只:R1(5 Ω 0.5 A)、R2(10 Ω 0.5 A)、R3(500 Ω 1 A).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
(1)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挡,电流表选________挡,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选填“R1”“R2”或“R3”);
(2)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部分同学发现电路出现故障,主要有下表所列的两种情况,请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因:
故障现象 |
检测 |
故障原因 |
a.灯泡较暗、两表的示数均较小 |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现象不变 |
|
b.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较大、电流表无示数 |
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不变 |
(3)下表为某小组的实验记录分析表:
实验序号 |
电压表示数/V |
电流表示数/A |
功率/W |
额定功率/W |
1 |
3.0 |
0.36 |
1.08 |
P额=(1.08+1.52+1.89)/3=1.5 |
2 |
3.8 |
0.4 |
1.52 |
|
3 |
4.5 |
0.42 |
1.89 |
老师认为该小组数据处理过程有误,你认为正确测量结果P额=___W.
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关系的示意图.
(1)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________不变,让小球从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小盒子移动.
(2)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要保持________相同,就是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____________滚下.
(3)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等.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____________法,二是转换法,就是用小盒子移动的距离长短来表示小球动能的大小.
小刚同学在河里拾到一块精美的小石头,他想知道这块石头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石头的密度,于是他设计以下的实验方案.
(1)实验器材:小石头、细线、溢水杯、水、小烧杯、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A.在溢水杯中装满水; |
B.用细线拴住小石头,把小石头浸没在溢水杯中,同时用小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
C.用量筒测量溢出水的体积V; |
D.计算小石头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_________. |
(3)小刚完成该实验后从溢水杯中取出小石头直接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质量,求出了小石头的密度.你认为小刚这样做,测得的石头密度值与实际密度相比偏________(填“大”或“小”)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
(1)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的物理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滚摆从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时,_________________转化为 __________。
(3)在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它们上升的高度_____,(填“增
大”、“减少”或“不变”)这说明:滚摆所具有的___________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