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小华在“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上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 端(选填“左”或“右”)。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这个故障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小华进行了4次测量,并将有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在第1次实验中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
物理量 次数 |
电压 U/V |
电流 I/A |
实际电功率 P/W |
小灯泡 亮度 |
1 |
0.5 |
0.12 |
0.06 |
不亮 |
2 |
1.5 |
0.20 |
0.30 |
偏亮 |
3 |
2.5 |
0.30 |
|
正常 |
4 |
2.8 |
0.32 |
0.90 |
更亮 |
(4)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____,灯泡越亮。
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 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将蜡烛 放在 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蜡烛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_____时,该位置记为 。
(3)将光屏放在 位置,任意转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像。
(4)改变蜡烛 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
(5)将图乙中 处的蜡烛沿直线 向玻璃板方向移动 ,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 _____ ,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
为研究热敏电阻 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小京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其中电源两端电压 不变, 为定值电阻。实验中,他将已做防水处理的热敏电阻 先后浸没在温度为 和 的水中,闭合开关,分别读出对应电流表 的示数 和 ,发现I1<I2<I3。已知 ,请分析并说明热敏电阻 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
小京为了证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的观点是错误的,他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烧杯、水和金属块等器材进行实验。
(1)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帮他补充完整。
①将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量金属块受到的重力 并记录。
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_______________,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用刻度尺测量烧杯中水的深度 并记录。
③____________________,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量烧杯中水的深度h并记录。
④用公式 __________计算金属块所受浮力 并记录。
(2)由水的深度变化时, _____ (选填“ ”或“ ”),就可以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小京为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随吸收热量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当水温为 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从计时开始,经 水沸腾。水沸腾后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并记录水的温度。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1)在此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是通过_____来反映的。
(2)由图像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水在沸腾前,__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 __________。
小京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时,先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 。再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 。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