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反应:S2O32﹣+2H+═SO2+S↓+H2O,下表各组实验最快出现浑浊的是
| |
Na2S2O3溶液 |
稀H2SO4 |
H2O |
温度/℃ |
||
| c(mol·L﹣1) |
V(mL) |
c(mol·L﹣1) |
V(mL) |
V(mL) |
||
| A |
0.1 |
5 |
0.1 |
5 |
5 |
10 |
| B |
0.2 |
5 |
0.1 |
5 |
10 |
10 |
| C |
0.1 |
5 |
0.1 |
5 |
10 |
30 |
| D |
0.2 |
5 |
0.1 |
5 |
10 |
30 |
在一定温度下,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
HCO3-+O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 减小![]() |
B.通入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 C.稀释溶液,Na2CO3水解程度增大,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
| D.加入NaOH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pH减小 |
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6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原子的数目0.5NA![]() |
B.1mol Cl2与足量的铁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C.1 L 0.5mol·L-1AlCl3溶液中含有的Al3+数目为0.5NA![]() |
D.在标准状况下,22.4L HCl与22.4L H2O2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8 NA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H+、NO3-、Fe2+、Na+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
| B.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物质的变化,不一定有能量的变化 |
| C.电子工业上用30%的氯化铁溶液腐蚀敷在印刷线路板上的铜箔:Fe3+ + Cu=Fe2+ + Cu2+ |
| D.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红褐色沉淀 |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核糖体[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40%)和RNA(60%)构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2008年化学奖也与蛋白质有关。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蛋白质则不能 | |
B.蛋白质、甲烷、聚乙烯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
C.蛋白质、糖类、油脂都属于人体必需的高分子化合物 |
| D.蛋白质溶液里加(NH4)2SO4能析出蛋白质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Na>Mg>O |
| B.13C和14C属于化学性质不同的同位素 |
| C.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
| D.N和P属于第ⅤA族元素,HNO3酸性比H3PO4的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