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H1N1”甲型流感,同学们每天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消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O溶液的消毒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 |
B.1 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2 mol电子 |
C.NaClO溶液的漂白原理与Na2O2相同,与SO2不同 |
D.“84”消毒液与“洁厕灵”(盐酸)混合使用可能会产生有毒的氯气 |
使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苯、甲苯、己烯 | B.甲苯、己烯、四氯化碳 |
C.己烯、汽油、苯 | D.苯、甲苯、二甲苯 |
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A.⑤⑦ | B.④⑥ | C.⑥⑧ | D.①③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熔点增高
②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
③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⑤还原性:S2->Se2->Br->Cl-
⑥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⑥ | D.⑤⑥ |
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乙醇和乙酸混合共热制取乙酸乙酯 |
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
C.在苯中滴入浓硝酸制硝基苯 |
D.将铜丝在酒精灯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
如图所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质量减少,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A、B、C可能分别为Zn、Cu、稀盐酸
C.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D.A极发生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