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
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
C.白磷比红磷易燃,使用更安全 |
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
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
C.氧化汞、汞、氧气都由原子构成 |
D.氧化汞、汞、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
①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 ②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加热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⑥熄灭酒精灯⑦导管移出水面。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⑦⑥ | B.③②①④⑤⑥⑦ | C.②①③④⑤⑥⑦ | D.③①②④⑤⑦⑥ |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6Kg | B.16g | C.2.657 ×10 g | D.16 |
“黑块块、烧就红,投入宝瓶仙气中,银光耀眼白光闪,无影无踪瓶中空;一杯钙泉入宝瓶,化作牛奶无人用。”以上描述的实验现象是指下列哪种物质发生的变化()
A.木炭 | B.蜡烛 | C.铁 | D.磷 |
如图是核聚变燃料氦的原子结构模型。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1 | B.2 | C.3 | D.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