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亚洲气候类型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亚洲气候的特征.
(2)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与北京地区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描述③气候类型的特点.

(3)阿拉伯地区和长江以南纬度相近,但景观差异很大(图1中甲、乙两图片).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原因是什么?
(4)根据图中信息,概括亚洲的地势特点,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森林”,该报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遍布烧烤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账,于是向社会呼吁:“口下留情救绿荫”。 21· *
材料二目前,许多城市在绿化建设中,从外地移植“成年”树木,进行“快速”绿化,打造城市“森林带”。辽宁省某学校高价从海南岛买来两棵椰子树,栽种在校园的绿化广场上。
材料三 “砍树开荒”漫画。

(1)炭火烧烤破坏的主要资源是 。(2分)
(2)阅读材料二,有何感想?请谈一谈你的看法。(至少答两点)(4分)
(3)看了漫画,请你提一个问题,不要求回答。(2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M区域受B气流影响很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______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______洋和南面的______洋,气流特点是________。
(3)若某一年份A气流姗姗来迟且移动缓慢,则N区域往往会出现________灾害。
(4)Q区域的河流与N区域相比,明显不同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P河段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你认为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材料,运用地理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4分)
材料一 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年间,建筑所需木料部分来自南方的川、湘、赣等地。所伐的巨木顺江而下,自西向东运到南京,然后沿运河北上运到北京地区。部分石料来自山西、河北交界处的太行山区,那里盛产汉白玉。聪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了很多眼井,冬季把井水泼到地面上,形成冰层,用旱船载石的方法把巨石运到北京。
材料二 中国政区示意图。

(1)文中提到部分木料来自川、湘、赣等地,请在图中用“///”标注出。写出湘、赣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名称:湘 ,赣 。(4分)
(2)部分石料来自山西、河北交界处的太行山区,请用“”符号在图中相应位置画出太行山。(2分)
(3)请写出巨木运输途中所利用的两条江河的名称。“顺江而下”的“江”指的是 ,“沿运河北上”的“运河”是指今天的 。(2分)
(4)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地形分界线,请写出该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太行山以东是 ,太行山以西是 。(2分)0
(5)文中提到南北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其中南方使用的是 (运输方式),这是因为南方地区 。(2分)6
(6)据材料知:旱船载石的方法应该在 (季节)使用,原因是 。(2分)

下图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气温和降水月分配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

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

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雨热同期 B.全年高温多雨
C.冬雨夏干 D.全年低温少雨

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5分)
甲图: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图。
乙图:我国北部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

(1)据甲图分析,我国南、北方相比,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大的是______地区。
(2)图甲中A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容易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灾害。
(3)图乙中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